香菱学诗读后感,1篇谁有啊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但联系香菱的一生遭际来看,这个插曲的描写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
香菱学诗读后感 1篇
谁有啊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但联系香菱的一生遭际来看,这个插曲的描写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说:"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
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后四十回写她死于难产,并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设计.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首位,可见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为强烈了.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
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
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香菱的第三首诗是这样的: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她自己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小说四十九回写众人看了她第三首诗所说的"无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此,香菱住在大观园里更为名正言顺,她做副册第一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这是今天读者的阅读难点之一.许多人草草看过,以为作者无所用心,这是可惜的.书中诗词,往往是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的,每个人的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有些诗作,还点明了人物的处境与命运归宿.如上引香菱诗第三首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实际就是在说香菱目前的情况.因此,仔细品味书中诗词,也是欣赏《红楼梦》的乐趣之一.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从课文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较欣赏唐人诗作,如王维,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仪的优秀诗人.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香菱学诗》同时还是教与学的动人乐章
读《香菱学诗》,不禁惊叹于林黛玉的深厚学识和教育艺术,也深深地为香菱的虚心好学、刻苦勤勉所感动。林黛玉不愧为饱读诗书、深谙教艺的好老师,香菱也不愧为聪颖灵秀、极富悟性的好学生。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她们共同演绎了一曲教与学的动人乐章,展示出人物形象性格的独特层面。
(一)教的极致
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老师。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不像宝钗那样的囿于礼节规矩而推托,反而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乐为人师,当仁不让,主动、率真、自信,溢于言表。她首先鼓励香菱树立信心:学诗“什么难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有了自信心,香菱自然上了劲,从而有信心有兴趣地学下去。林黛玉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她讲述“课程”提纲挈领,高屋建瓴,道规律,明要旨,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使香菱懂得“取法乎上”的重要性。她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要重视积累和感悟。且看林黛玉的教法:
第一单元,把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先体会情景统一,进入诗情画意。
第二单元,读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进一步体会“真景物、真感情”,明白诗的功力。
第三单元,读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返璞归真”,培养诗的个性与想像力。
林黛玉安排的三个教程,注重基础,全面落实,重视诵读和感悟,这正是后人归纳的境界三层次。
不仅如此,林黛玉在教学中强调自学,重视读说听写的综合训练;强调实践和探究,重视能力的培养。“共记得多少首?”“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你竟作一首来。”……林黛玉深谙教学的原理,做到及时检查反馈,交流讨论,订正总结,从而全面提高成绩。当香菱写出第一首诗时,林黛玉及时点拨:“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同时,帮助她找出失败的原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并积极引导她要敢于创新:“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当香菱拿来第二首诗作时,林黛玉虽然深感婉惜——“自然算难为他了”,但还是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直至她最后写出新巧而有意趣的佳作来。
在这里,曹雪芹简直把教学的过程写绝了,我们读“香菱学诗”这一节,完全可以品读出另类的林黛玉,她不但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老师,一个有诗性、有灵性、有悟性、有耐性、有创造性、有丰富教学经验、有生机和活力的好老师。黛玉如此善教,必将很快地把灵气带给学生,并让学生乐学不疲,这是她境界的必然,这当然也是曹雪芹的得意之笔。
(二)学的境界
做学问如香菱者,恐怕并不多见。她聪颖灵秀,求师心切,至诚至纯,不但好学乐学,而且善学苦学,终以自己的努力,取得骄人的成绩。
1.乐学。香菱虽贱为人妾,但她骨子里却流着诗书翰墨人家的血液,对于诗歌,她早就有着真情的向往,内心里也早有着学诗的愿望,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就看两首,因而她的内心也存有“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一类的诗句。她的学诗绝不同于无聊贵族的闲情逸致和鄙俗之徒的攀附风雅,而是一种执著顽强的自我回归,是一个诗性女儿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乃至诗性理想的执著追求。她一入园就向宝钗求教,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求学精神,可惜宝钗虽懂诗但终以礼节规矩为重,婉拒了香菱的恳求。但香菱没有失去学习的信心,碰了软钉子后,自己便往潇湘馆来,直言求黛玉教诗,终于获得了黛玉的教诲。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香菱学诗,既好之又乐之,因而也便有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善学。香菱非常善于学习,她不但认真听老师讲课,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而且注重把老师所教的内容加以整理归纳,及时消化。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品读、理解和感悟,注重积累和运用。且看香菱是如何悟诗的:“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在刚起步的第一阶段,她就悟到了诗的滋味和真谛。其言简朴,其理精深。她把诗歌意象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通过联想、想像这诗的两翼,让自己的朴素感性升入高深的理性殿堂,表现出自己独有的诗歌领悟能力。其重意轻物、重悟轻解的取向又直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空灵诗境。读诗、悟诗、谈诗之后自然还得作诗,香菱通共将一首咏月诗写了三次,前两次要么滞涩生硬,要么穿凿单一,但她不灰心丧气,认真总结写作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终于捕捉到新鲜的意象,写出鲜活的诗作来。
3.苦学。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香菱在学诗的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聪敏和悟性,更是依靠苦与勤。香菱面聆黛玉教诲后,遂按要求借书吟读。“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其苦心、专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赞叹。当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她边读边悟边写,现炒现卖,终于写得一首。但只因措词不雅,声韵生硬,单调滞涩而被要求重写。你看那香菱,“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怪不得连宝钗也直赞美:“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当第二次诗作失败后,香菱仍旧忘我地用功,继续努力,她“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到了痴狂的地步。“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她冥思苦索,已近入魔,但终于以自己的苦心诚心换得了诗神缪斯的青睐,觅得了佳句。第三次的诗作看似梦中偶得,实是多次锤炼苦心孤诣的结晶。
香菱学诗的过程,应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其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诗的借鉴,也是所有艺术创造的借鉴,这也正是典型性人物形象价值之所在。
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后四十回写她死于难产,并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设计.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首位,可见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为强烈了.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
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
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香菱的第三首诗是这样的: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她自己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小说四十九回写众人看了她第三首诗所说的"无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此,香菱住在大观园里更为名正言顺,她做副册第一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这是今天读者的阅读难点之一.许多人草草看过,以为作者无所用心,这是可惜的.书中诗词,往往是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的,每个人的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有些诗作,还点明了人物的处境与命运归宿.如上引香菱诗第三首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实际就是在说香菱目前的情况.因此,仔细品味书中诗词,也是欣赏《红楼梦》的乐趣之一.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从课文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较欣赏唐人诗作,如王维,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仪的优秀诗人.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香菱学诗》同时还是教与学的动人乐章
读《香菱学诗》,不禁惊叹于林黛玉的深厚学识和教育艺术,也深深地为香菱的虚心好学、刻苦勤勉所感动。林黛玉不愧为饱读诗书、深谙教艺的好老师,香菱也不愧为聪颖灵秀、极富悟性的好学生。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她们共同演绎了一曲教与学的动人乐章,展示出人物形象性格的独特层面。
(一)教的极致
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老师。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不像宝钗那样的囿于礼节规矩而推托,反而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乐为人师,当仁不让,主动、率真、自信,溢于言表。她首先鼓励香菱树立信心:学诗“什么难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有了自信心,香菱自然上了劲,从而有信心有兴趣地学下去。林黛玉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她讲述“课程”提纲挈领,高屋建瓴,道规律,明要旨,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使香菱懂得“取法乎上”的重要性。她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要重视积累和感悟。且看林黛玉的教法:
第一单元,把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先体会情景统一,进入诗情画意。
第二单元,读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进一步体会“真景物、真感情”,明白诗的功力。
第三单元,读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返璞归真”,培养诗的个性与想像力。
林黛玉安排的三个教程,注重基础,全面落实,重视诵读和感悟,这正是后人归纳的境界三层次。
不仅如此,林黛玉在教学中强调自学,重视读说听写的综合训练;强调实践和探究,重视能力的培养。“共记得多少首?”“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你竟作一首来。”……林黛玉深谙教学的原理,做到及时检查反馈,交流讨论,订正总结,从而全面提高成绩。当香菱写出第一首诗时,林黛玉及时点拨:“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同时,帮助她找出失败的原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并积极引导她要敢于创新:“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当香菱拿来第二首诗作时,林黛玉虽然深感婉惜——“自然算难为他了”,但还是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直至她最后写出新巧而有意趣的佳作来。
在这里,曹雪芹简直把教学的过程写绝了,我们读“香菱学诗”这一节,完全可以品读出另类的林黛玉,她不但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老师,一个有诗性、有灵性、有悟性、有耐性、有创造性、有丰富教学经验、有生机和活力的好老师。黛玉如此善教,必将很快地把灵气带给学生,并让学生乐学不疲,这是她境界的必然,这当然也是曹雪芹的得意之笔。
(二)学的境界
做学问如香菱者,恐怕并不多见。她聪颖灵秀,求师心切,至诚至纯,不但好学乐学,而且善学苦学,终以自己的努力,取得骄人的成绩。
1.乐学。香菱虽贱为人妾,但她骨子里却流着诗书翰墨人家的血液,对于诗歌,她早就有着真情的向往,内心里也早有着学诗的愿望,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就看两首,因而她的内心也存有“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一类的诗句。她的学诗绝不同于无聊贵族的闲情逸致和鄙俗之徒的攀附风雅,而是一种执著顽强的自我回归,是一个诗性女儿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乃至诗性理想的执著追求。她一入园就向宝钗求教,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求学精神,可惜宝钗虽懂诗但终以礼节规矩为重,婉拒了香菱的恳求。但香菱没有失去学习的信心,碰了软钉子后,自己便往潇湘馆来,直言求黛玉教诗,终于获得了黛玉的教诲。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香菱学诗,既好之又乐之,因而也便有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善学。香菱非常善于学习,她不但认真听老师讲课,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而且注重把老师所教的内容加以整理归纳,及时消化。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品读、理解和感悟,注重积累和运用。且看香菱是如何悟诗的:“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在刚起步的第一阶段,她就悟到了诗的滋味和真谛。其言简朴,其理精深。她把诗歌意象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通过联想、想像这诗的两翼,让自己的朴素感性升入高深的理性殿堂,表现出自己独有的诗歌领悟能力。其重意轻物、重悟轻解的取向又直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空灵诗境。读诗、悟诗、谈诗之后自然还得作诗,香菱通共将一首咏月诗写了三次,前两次要么滞涩生硬,要么穿凿单一,但她不灰心丧气,认真总结写作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终于捕捉到新鲜的意象,写出鲜活的诗作来。
3.苦学。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香菱在学诗的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聪敏和悟性,更是依靠苦与勤。香菱面聆黛玉教诲后,遂按要求借书吟读。“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其苦心、专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赞叹。当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她边读边悟边写,现炒现卖,终于写得一首。但只因措词不雅,声韵生硬,单调滞涩而被要求重写。你看那香菱,“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怪不得连宝钗也直赞美:“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当第二次诗作失败后,香菱仍旧忘我地用功,继续努力,她“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到了痴狂的地步。“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她冥思苦索,已近入魔,但终于以自己的苦心诚心换得了诗神缪斯的青睐,觅得了佳句。第三次的诗作看似梦中偶得,实是多次锤炼苦心孤诣的结晶。
香菱学诗的过程,应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其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诗的借鉴,也是所有艺术创造的借鉴,这也正是典型性人物形象价值之所在。
中华好诗词观后感
要求:不少于500字《中华好诗词》是一档古诗词记忆闯关节目。在这个节目中,不仅有风趣幽默、谈吐不凡的著名主持人王凯,有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大学士赵忠祥等老师为嘉宾,还有热爱诗词、记忆超凡的选手们。来自宝岛台湾的参赛选手孔繁锦先生,家学渊源、博闻强记且机智敏捷,一路过关斩将,夺得赛段擂主宝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节目虽然带有很大的娱乐性在里面,但是富有意境的一句句诗词和一幅幅绘出诗词意境的沙画,让我又重温了高中以前的诗歌学习,犹记得那时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古人们用简洁语言描绘出充满意境的画面和各种情感,这是当今我们白话文永远无法相媲美的。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但试想如今有多少人能熟识,有多少人是主动的因为热爱而去接触、背诵和运用,更多的是因为要考试,要争高分而去学习、背诵,根本就无所谓的运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倘若我们现代人再继续以这种应试状态去接触瑰宝,我想过不了多久,悠久的诗词文化将会丢失,中国传统文化将变得一片空白。如今时代,更多的是忙着在游戏上消遣,在微信、QQ上转发着各种八卦消息,等着那些喜欢诗词的人一个个老去的时候,还有没有人会想起那些优美的诗词。
节目虽然带有很大的娱乐性在里面,但是富有意境的一句句诗词和一幅幅绘出诗词意境的沙画,让我又重温了高中以前的诗歌学习,犹记得那时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古人们用简洁语言描绘出充满意境的画面和各种情感,这是当今我们白话文永远无法相媲美的。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但试想如今有多少人能熟识,有多少人是主动的因为热爱而去接触、背诵和运用,更多的是因为要考试,要争高分而去学习、背诵,根本就无所谓的运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倘若我们现代人再继续以这种应试状态去接触瑰宝,我想过不了多久,悠久的诗词文化将会丢失,中国传统文化将变得一片空白。如今时代,更多的是忙着在游戏上消遣,在微信、QQ上转发着各种八卦消息,等着那些喜欢诗词的人一个个老去的时候,还有没有人会想起那些优美的诗词。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决赛观后感
.求求你们了 速度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那些经过激流冲刷,磨练的石头才褶褶闪光,因为他经历了沧桑,见证了历史,才历久弥新。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而其文字是其最大的闪光点。从甲骨文,铭文到楷书隶书草书直到今天的简化字,其见证了多少岁月,又蕴含了多少古人的心血!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汉字当之无愧。
但当今经济科技迅速发展,许多高科技产品应运而生。手机电脑已融入了许多家庭,虽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更大的危害发生了。中国人竟不会写汉字了!经记者在成年人中调查,半分之八十的人提笔忘字,有的人连生活中常见的字都不会写。难道他们是文盲?不!他们只是在高科技产品中迷失了自己的双眼!也许是电脑的出现,或更许是人们没有正确应用他们的原因。
我对这样的调查很是失望。但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叫“中国汉子听写大会”时竟热血沸腾!中国人意识到这严重的问题了。这是个好的开头。中国汉子听写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在全国各地中小学选取学生以默写的方式听写汉字的活动,主要考验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我们全家人都喜欢看,在节目进行时,我都会拿出纸笔跟着默写。如果那个学生写错了,就会感到遗憾至极。其真正的意旨是在警醒那些社会上的人:别在社会潮流中迷失自己!
作为中学生,我们更应该汲取教训,汲取中国文化的真正内涵!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而其文字是其最大的闪光点。从甲骨文,铭文到楷书隶书草书直到今天的简化字,其见证了多少岁月,又蕴含了多少古人的心血!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汉字当之无愧。
但当今经济科技迅速发展,许多高科技产品应运而生。手机电脑已融入了许多家庭,虽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更大的危害发生了。中国人竟不会写汉字了!经记者在成年人中调查,半分之八十的人提笔忘字,有的人连生活中常见的字都不会写。难道他们是文盲?不!他们只是在高科技产品中迷失了自己的双眼!也许是电脑的出现,或更许是人们没有正确应用他们的原因。
我对这样的调查很是失望。但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叫“中国汉子听写大会”时竟热血沸腾!中国人意识到这严重的问题了。这是个好的开头。中国汉子听写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在全国各地中小学选取学生以默写的方式听写汉字的活动,主要考验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我们全家人都喜欢看,在节目进行时,我都会拿出纸笔跟着默写。如果那个学生写错了,就会感到遗憾至极。其真正的意旨是在警醒那些社会上的人:别在社会潮流中迷失自己!
作为中学生,我们更应该汲取教训,汲取中国文化的真正内涵!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作文
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有感
观看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所写的许多词语都是我们生活中极少用到的,甚至是我见也没见过的,然而这些五花八门数也数不清的汉字却是用点、横、竖、撇、捺,这五个基本笔画组成的。
最近,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新闻,讲述的是一个记者从初中生课本中随意抽选的十道看拼音写词的题目给一些路人或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来写,可十个词语写得全对的人数为零,对上四五个的屈指可数,大部分人只能对上一个。然而,这些词都比较简单,如:尴尬、饕餮……“这又是为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
由于现在中国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家家户户都有电脑,办事情用电脑,发信息用电脑,就连不会写的字只要输入拼音,答案便一目了然,还有人们看书时,遇到了一些不认识的词语便“跳”过,因此这些字词便一直困扰着那些绕道而行的人。另外,人们在写文章时,遇到不会写的字便用拼音代替或凭着自己模糊的记忆写出一个“字”,种种原因造成现今汉字成为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平时的“坏习惯”。看到不会写的字词,不动手去查,不动脑去记。通过观看这次“听写大会”,我受益匪浅,真希望祖国的各省市多举办类似活动,让大家远离“提笔忘字”的窘迫。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
连续看了4场央视科教频道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觉得这档节目催进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字的兴趣和关注!
我觉得掌握这些汉字,离不开我们平时的读书看报写作和日常生活。例如:课本上学到的有“眼花缭乱、恽代英、茱萸、怨天尤人、椭圆、美轮美奂”、生活中学到的有“电饭煲、郫县豆瓣、瓜瓤、择菜、陀螺 、反刍、虱子、癞蛤蟆 、崴脚、犟嘴 、嘎嘣脆”、关注历史学到的有“光绪、曾国藩、蚩尤、隋炀帝、郓城、绥靖”、游玩写作写到的有“貔貅、鳜鱼、猕猴、层峦叠嶂、暮霭”等等,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读书,处处皆文化!
特别是第四场安徽代表队的精彩表现让我相信了团队的力量,也展现了我们江南的文化底蕴,福建代表队队员被“郓城”这个词组打败,而我们安徽代表队“捋虎须”、“僭越”、 “Z乌” 都能正确写出,真牛!我和妈妈坐在电视机前一直兴奋地同步答题,我用田字格本认真听写,当我写出:眼花缭乱、电饭煲、美轮美奂、茱萸等词语时,妈妈夸我写得好,我也觉得自己今年进步很多,去年还经常写错别字,特别是我写出“梭镖”这个词语时,我很开心,因为我前段时间看了电影《镖行天下》,我就记住这个“镖”字。真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啊!
写好汉字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认真书写的过程中,我们既可以丰富知识,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可以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有感
无意中进入央视一套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马上就开始同步参与,没办法,节目有吸引力,不参加都不行。
一直以来,自觉汉语水平还不太差,结果呢?分明是耳熟能详的汉字,却不知从哪里下笔。那些经常碰面的汉字,居然读不出来,有的甚至多年被读成了白字儿!尽管听写大会上的汉字有的不常用,有的还比较生僻,但那些翩翩少年却在不慌不忙之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太让人喜欢高兴了。看着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小脸儿,自己还真是有点儿惭愧!
这些年,汉字的普及和推广工作的确有些弱化,尤其是有了电脑生活后,打字代替了手写,从五笔字型到智能ABC再到搜狗输入法的不断简化适用,直接挑战了中国人对汉字的读写能力。
记得我在2021年的一篇博客里写过这么一段话:
“昨日在家,写一‘揣’字,无论如何记不起来了,问先生,说了几遍还没有写出来。查原因,电脑打字是主要的。想想大约有十几年了我写东西基本不用笔,现在拿起笔来,首先是字写得太难看,横不平,竖不直,歪七扭八连自己都没法儿看了,想当年,我写的字好歹也算拿得出手的。其次是想到的字或者成语有时竟然写不出来,说是记性差了,我还不服,究其根源,还是电脑搞的。现在电脑用搜狗拼音的软件,只需输入声母,成语自然跳出来。只要你输入过的词,也是只敲声母即可,太省事了!省事的代价就是忘记最基本的汉字,这个代价不能说是小事儿。连我等年龄的人都快不会写字了,比我年轻的,还有小孩子,将来如何面对祖先?现代生活很时尚,也很劳神,很先进,也促使人的某些功能退化。”
时下一打开电视,便都是五光十色的幻觉,俊男靓女狂躁疯癫,人们简直无法摆脱这些浮躁、奢华的秀场,像是过了今天没明天的感觉。这很让人怀念从前广播里播放的安静舒缓的中外名曲,怀念“小说连播”、“电影录音剪辑”等等那些有文化底蕴的好节目,像和风拂面,如细雨润物,几十年过去了,仍然难以忘怀。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终于开始从文字方面解决这些问题了,央视科教频道为了这个节目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制作准备。这个节目不仅有创意,更有弘扬民族文化的广义,值得举一反三,积极推广。
观看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所写的许多词语都是我们生活中极少用到的,甚至是我见也没见过的,然而这些五花八门数也数不清的汉字却是用点、横、竖、撇、捺,这五个基本笔画组成的。
最近,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新闻,讲述的是一个记者从初中生课本中随意抽选的十道看拼音写词的题目给一些路人或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来写,可十个词语写得全对的人数为零,对上四五个的屈指可数,大部分人只能对上一个。然而,这些词都比较简单,如:尴尬、饕餮……“这又是为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
由于现在中国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家家户户都有电脑,办事情用电脑,发信息用电脑,就连不会写的字只要输入拼音,答案便一目了然,还有人们看书时,遇到了一些不认识的词语便“跳”过,因此这些字词便一直困扰着那些绕道而行的人。另外,人们在写文章时,遇到不会写的字便用拼音代替或凭着自己模糊的记忆写出一个“字”,种种原因造成现今汉字成为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平时的“坏习惯”。看到不会写的字词,不动手去查,不动脑去记。通过观看这次“听写大会”,我受益匪浅,真希望祖国的各省市多举办类似活动,让大家远离“提笔忘字”的窘迫。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
连续看了4场央视科教频道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觉得这档节目催进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字的兴趣和关注!
我觉得掌握这些汉字,离不开我们平时的读书看报写作和日常生活。例如:课本上学到的有“眼花缭乱、恽代英、茱萸、怨天尤人、椭圆、美轮美奂”、生活中学到的有“电饭煲、郫县豆瓣、瓜瓤、择菜、陀螺 、反刍、虱子、癞蛤蟆 、崴脚、犟嘴 、嘎嘣脆”、关注历史学到的有“光绪、曾国藩、蚩尤、隋炀帝、郓城、绥靖”、游玩写作写到的有“貔貅、鳜鱼、猕猴、层峦叠嶂、暮霭”等等,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读书,处处皆文化!
特别是第四场安徽代表队的精彩表现让我相信了团队的力量,也展现了我们江南的文化底蕴,福建代表队队员被“郓城”这个词组打败,而我们安徽代表队“捋虎须”、“僭越”、 “Z乌” 都能正确写出,真牛!我和妈妈坐在电视机前一直兴奋地同步答题,我用田字格本认真听写,当我写出:眼花缭乱、电饭煲、美轮美奂、茱萸等词语时,妈妈夸我写得好,我也觉得自己今年进步很多,去年还经常写错别字,特别是我写出“梭镖”这个词语时,我很开心,因为我前段时间看了电影《镖行天下》,我就记住这个“镖”字。真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啊!
写好汉字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认真书写的过程中,我们既可以丰富知识,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可以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有感
无意中进入央视一套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马上就开始同步参与,没办法,节目有吸引力,不参加都不行。
一直以来,自觉汉语水平还不太差,结果呢?分明是耳熟能详的汉字,却不知从哪里下笔。那些经常碰面的汉字,居然读不出来,有的甚至多年被读成了白字儿!尽管听写大会上的汉字有的不常用,有的还比较生僻,但那些翩翩少年却在不慌不忙之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太让人喜欢高兴了。看着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小脸儿,自己还真是有点儿惭愧!
这些年,汉字的普及和推广工作的确有些弱化,尤其是有了电脑生活后,打字代替了手写,从五笔字型到智能ABC再到搜狗输入法的不断简化适用,直接挑战了中国人对汉字的读写能力。
记得我在2021年的一篇博客里写过这么一段话:
“昨日在家,写一‘揣’字,无论如何记不起来了,问先生,说了几遍还没有写出来。查原因,电脑打字是主要的。想想大约有十几年了我写东西基本不用笔,现在拿起笔来,首先是字写得太难看,横不平,竖不直,歪七扭八连自己都没法儿看了,想当年,我写的字好歹也算拿得出手的。其次是想到的字或者成语有时竟然写不出来,说是记性差了,我还不服,究其根源,还是电脑搞的。现在电脑用搜狗拼音的软件,只需输入声母,成语自然跳出来。只要你输入过的词,也是只敲声母即可,太省事了!省事的代价就是忘记最基本的汉字,这个代价不能说是小事儿。连我等年龄的人都快不会写字了,比我年轻的,还有小孩子,将来如何面对祖先?现代生活很时尚,也很劳神,很先进,也促使人的某些功能退化。”
时下一打开电视,便都是五光十色的幻觉,俊男靓女狂躁疯癫,人们简直无法摆脱这些浮躁、奢华的秀场,像是过了今天没明天的感觉。这很让人怀念从前广播里播放的安静舒缓的中外名曲,怀念“小说连播”、“电影录音剪辑”等等那些有文化底蕴的好节目,像和风拂面,如细雨润物,几十年过去了,仍然难以忘怀。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终于开始从文字方面解决这些问题了,央视科教频道为了这个节目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制作准备。这个节目不仅有创意,更有弘扬民族文化的广义,值得举一反三,积极推广。
中国成语听写大会读后感200-300字(2021年)
中国成语听写大会读后感200-300字(2021年)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境界高下的中国价值观.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值得大加推广的,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相比,《中国成语大会》在保留相似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并力邀毕淑敏、蒙曼、郦波等多位重量级文化名人担任评判嘉宾,希望能够细致展现中国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
比赛规则是这样的:猜词游戏需要两人合作完成.其中的描述者只能用题面成语的释义、典故、使用情状对题目进行提示,直到合作的猜词者正确猜中题目.描述过程不能出现题目中的任何一个字,不能用任何口型提示,也不能用其他语种的同义词提示.描述用语中出现题面字时即为犯规.选手感觉过于困难的题目,描述者或猜词者可以选择“过”,但在节目的特定环节会限定犯规次数,也可能会取消选择“过”的权力.
从开始的海选,到现在的总决赛第八场.进入总决赛,每场淘汰两位选手,经过逐轮淘汰,目前留在场上的16强选手各怀绝技、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于是强强对抗的场面轮番上演,高潮迭起,非常激烈.
我最喜欢的就是王帆和唐蕊这一组合了,她们的非常默契.在这期比赛中,王帆仅仅说了一个“弯腰”唐蕊就根据词语和王帆的衣着,再加上自己的猜测,便猜到了.令点评嘉宾郦波瞠目结舌,大叹这怎么可能(猜得出)!
表现一直毫不逊于成人选手的“豆蔻作家”——何欣航面临了开赛以来的最大危机,但经过复活,又回到了队伍,险些被淘汰.
观看这个节目后,我受益匪浅,了解了中国的成语文化,还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成语,而且纠正了以前错误的理解和读音,;如“心宽体胖”的“胖”,以前我读“pang”,实则读“pan".由此我也收获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也感受到了成语的魅力!
比赛规则是这样的:猜词游戏需要两人合作完成.其中的描述者只能用题面成语的释义、典故、使用情状对题目进行提示,直到合作的猜词者正确猜中题目.描述过程不能出现题目中的任何一个字,不能用任何口型提示,也不能用其他语种的同义词提示.描述用语中出现题面字时即为犯规.选手感觉过于困难的题目,描述者或猜词者可以选择“过”,但在节目的特定环节会限定犯规次数,也可能会取消选择“过”的权力.
从开始的海选,到现在的总决赛第八场.进入总决赛,每场淘汰两位选手,经过逐轮淘汰,目前留在场上的16强选手各怀绝技、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于是强强对抗的场面轮番上演,高潮迭起,非常激烈.
我最喜欢的就是王帆和唐蕊这一组合了,她们的非常默契.在这期比赛中,王帆仅仅说了一个“弯腰”唐蕊就根据词语和王帆的衣着,再加上自己的猜测,便猜到了.令点评嘉宾郦波瞠目结舌,大叹这怎么可能(猜得出)!
表现一直毫不逊于成人选手的“豆蔻作家”——何欣航面临了开赛以来的最大危机,但经过复活,又回到了队伍,险些被淘汰.
观看这个节目后,我受益匪浅,了解了中国的成语文化,还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成语,而且纠正了以前错误的理解和读音,;如“心宽体胖”的“胖”,以前我读“pang”,实则读“pan".由此我也收获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也感受到了成语的魅力!
本文标题: 听写词语读后感(中国成语听写大会读后感200-300字(2021年))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4554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