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之死读后感2000字(读《林黛玉之死》有感)

发布时间: 2022-10-25 14:53:2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7

黛玉葬花读后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锄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黛玉之死读后感2000字(读《林黛玉之死》有感)

黛玉葬花读后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锄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夹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天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看过了多少诗词歌赋,最让我揪心回味的还要数《红楼梦》中的《葬花词》。
我对《红楼梦》的接触始于《红楼梦诗词注解》这本书。记得那本书原先是放在我姑丈的书架上的,那时我年纪虽小,可早已有了偷书的嗜好。我趁他们不注意,就偷偷地私通了我表弟,把它猫到了我的家里。及至姑丈发现,我又摆出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嘴脸,软磨硬泡,居然就这样占为己有了。这本70年代出版的《红楼梦》诗词注解书,陪我度过了许多的时光,书架上的许多书,我常好久都懒得去翻看一回,独独这本书,一直都随身带在身边。记得恋爱时,我妻子只要随手翻一页,说出题目,我就可以立马把里面的诗词背出来,让她佩服不已,或许,当初她对我的芳心暗许与这书也不无关系。可惜,97年在南平做生意时,竟然碰到了比我更不要脸的客户——当代孔乙己,居然暗暗的把书带走了,使我黯然伤神了许久。《红楼梦》的诗词,我还能记得许多,而现在,我是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好书了。那让人泪下的《葬花词》,还有那些委婉细腻的注解,将随时光的流逝,慢慢地在我记忆里消失。于是,我伤心。
前些年,在工地上开车,每天都固定在一个小饭店吃饭。其实,小店的饭菜是不见得好的,好就好在他们的柜台上放着一本正版《红楼梦》,书的封面脏兮兮的,油光滑亮。那时我还没有看过《红楼梦》的正文,想着那里面的美妙诗词,于是心里活络起来,书的标价为十六元,我想把它买下来,结果出了五十元,老板依旧不肯相让。无奈,我就想故伎重演一回,就每天来到那店里吃饭,细看一回,顺便寻找时机。小店的老板贼精,只要我吃过饭,他就不忘从我的手里把书与饭菜钱一并收好,从不同意我把书带回来看,而我也只能干着急而已,直到看完了一百二十回。其实,每天在劳作之余,看一回《红楼梦》真是一个极佳的休息方式,陶醉于十二钗的悲欢离合,生死荣辱,陶然于红楼诗词的雅律美韵,我甚至在开车的时候也不忘猜测:假如林黛玉不死,那两位娇生惯养的情痴是不是能经受生活的磨砺?是不是还能保持那一份真情?从工地回来,我就专程跑到县城,跑了好几家的书店,终于买回了一套盗版的四大名著,好在里面的红楼诗词还是很齐全的,《葬花词》也是一字不漏。而今,我写这个文章的时候,摆在我面前的还是这本《红楼梦》。
据《红楼梦》书中所说,《葬花词》是“黛玉因晴雯不开门,错疑在宝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在一腔无明,未曾发泄,又勾起伤春秋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已,哭了几声,便顺口念了几句”的一时感慨。然而就是这样的随口所吟,竟然让曹雪芹的朋友,一直为《红楼梦》作批注的脂砚斋举笔再四,无法加批了。《葬花词》可谓是字字含愁,句句带泪,从“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哀叹;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的倾诉,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我想,人们之所以喜欢《红楼梦》,喜欢林妹妹,这和《葬花词》对林黛玉叛逆性格的生动体现,与其寄人篱下的凄苦心境的高度凝括是分不开的。
有人说:“《葬花词》是林黛玉悲惨命运的谶言”。其实也不尽然。《葬花词》更应该是林黛玉的凄苦心境无人理解,从而借物抒情的一种发泄,好在她的宝哥哥总算听到了她内心的倾诉,“不觉恸倒在山坡上,怀里兜的花撒了一地……”也算不负了她一腔血泪。倒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辛辛苦苦的披阅十载,增删十次的《红楼梦》,在当时竟被讥为伤时诲淫之说,虽然他在书中早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隐语,与“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的无奈感叹,可在当时又有几个人能理解他的心志?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下,最后吐血而死;抑郁不得志的曹雪芹在残酷无情的尘世间最后贫病交加而终。《葬花词》何尝又不是曹雪芹为自己所作的谶言?又何尝不是曹雪芹自己的命运写照?“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道出了自己的迷茫与坚贞,只是人们在为“秉绝世姿容,具稀世俊美”的林妹妹的悲惨境遇唏吁感叹的时候,又有谁能体会作者的愁苦与愤懑?
上世纪八十年代,《红楼梦》被拍成了电视剧,曹雪芹在两百年后终于等到了他真正的知音。著名的作曲家王立平先生,用他美妙的乐谱为世人重新演绎了《红楼梦》,被誉为“用音乐写《红楼梦》的人”。他谱写的《葬花词》及红楼十二曲,旋律优美动听,凄婉深沉。音乐有着文学所无法比拟的感染力与震憾力。但愿,通过他的音乐会有更多的人走进曹雪芹的内心世界,真正体会《葬花词》的黄钟大吕之声。
而在于我,却只能借此怀念一下我那本心爱的《红楼梦诗词注解》了。只有它,不知陪我度过了多少不眠的夜晚,不知有多少次在我的枕畔与我心灵共语。黛玉葬花,可以唱一段《葬花词》,而我绝对是唱不出《怀书歌》的。只是,我觉得它远比曹雪芹和林妹妹要好运得多,毕竟在它的灵魂与身体不灭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偷它,还有人愿意将它占为己有。即此,也极见它还是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与赏识。即此,也极见它还能给人带来一点什么。即此,我便也欣慰了一点。但不知,我那本心爱的书,现在摆在谁家的书架?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以上

不要复制一篇应付我
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是一部含笑的悲剧,是一首凄美的情歌。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她们都为你倾心,你却没法赢得自己真正的爱情,宝玉,你为何不再叛逆一点,追求自己真正的爱,为何要伤了两个爱你的佳人的心?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她们对你而言,是不是都在你的生命里出现过,你为何谁也得不到,最后不得不在心已死的情况下遁入空门。那是你无法逃避的命运,还是你叛逆的结局呢?
春梦总消散,流水总无情。落花无意,仍勾起佳人的一番怜惜。黛玉,你这葬花,说的是你的爱情,还是你的人生呢?
我无法不为你凄惨的人生哭泣,也无法不为你苦难的爱情悲痛。你本生在荣华富贵,应享有所有人的疼爱,但却身在勾心斗角了,让自己迷失了原有的天真。你本拥有甜甜蜜蜜的爱情,但它却因生不逢时成了痛苦的代名词。

宝钗雪中埋,雪却永不消。雪是纯洁的呢,还是用洁白的外表掩藏自己隐瞒的真相?宝钗,你将自己埋在雪中,是不是预示着你得到的爱情是蒙上了谎言,或者那本就是一场阴谋呢?
我无法不为你迷茫的爱情可惜,也无法不为你隐藏的本人怜惜。你一样生在荣华富贵里,但你却在那虚荣的富贵了失了自我,你学的圆滑,学的虚伪。你无法让封建社会下的婚姻成为真正的幸福。你是强者,但你却不是赢家。

“原应叹息”四姐妹,还是无法逃开那可悲的命运,最后只能一个接一个被可恶的封建社会摧毁,一个接一个香消玉殒。那是社会的魔掌在扼住他们的咽喉,不让他们呼吸,还是生活在黑暗了,不反抗,任其摆布的结果呢?你们是生活在封建的幸福里的,却死得比封建社会的平民更凄惨。我是该为你们终于摆脱命运而高兴呢,还是为你们凄苦的死而伤心呢?
元春,你虽与宝玉为姐弟,但实则像母亲一样照顾他。你以贤德入宫,在当时该是富贵了,该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了,但是你却受不了那深宫禁锢,在家人面前哭诉,却得不到家人的帮助,得到的是,必须再一次回到那封锁的笼子里,最终,你死了,那是对社会的谴责,还是对自己解脱的欣慰?
探春,你虽精明能干,但是你的封建礼教让你没了该有的天真。你过早的成了封建礼教的附庸者,你有心计,甚至超过凤姐,但你的小聪明终究没能拯救的了那已经外强中干的贾府。远嫁他乡,应该对你而言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湘云,你虽为豪门千金,但与黛玉的身世不差上下,你没有想黛玉那么叛逆与小心,相反,你学会了宝钗的心直口快,开朗豪爽,你襟怀坦荡,对儿女情长没有主见,你草草嫁了个人,没想到那人不懂得珍惜,早早离开了你,于是你立志守寡终身,成了忠贞的象征。

妙玉,你生来体弱,办法试尽,最后只得入了空门,本以为可以一辈子不进世俗,但却因极通文墨,熟经典,模样好,被贾家请入庵带发修行。“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这也许是写你最准确的了吧。
迎春,你老实无能,胆小怕事,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敢惹麻烦。所有的人都知道你是小姐,没人敢招你,但你的胆小让你受尽委屈。你那可恶的父亲不顾父女情将你嫁与孙家,你没有反抗,最终被折磨致死。你为何不战胜那可恶的封建礼教,要活生生的成为它的牺牲品?
惜春,你虽生在富家里,却从小没了家人的疼爱,于是你孤僻冷漠,心冷嘴冷,你从来对自己的事情关心,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你亲眼目睹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命运,你对黑暗的社会不再抱有一丝希望,最终弃世,当了尼姑。这是不是说,只有六根清净的人才不被世俗污玷呢?
你机关算尽,却送了你的性命。因为你丈夫的花心,让你在生前心已碎。因为封建社会,让你在死后灵魂无法安宁。
王熙凤,凤哥,那是人们的评价。你虽性格泼辣,但试想在那勾心斗角的贾府里,你已失了爱情,要想不被人踩在脚底,只能机关算尽,谋求一点地位。一场斗争有的是无休止的报复,若不是封建社会,那么如此聪明的你怎会让你的聪明在无聊的斗争中一点点被利用。最后只落得家破人亡,留下一个空荡的躯壳而已。

巧姐,你从小有凤姐那样的母亲,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最后如果不是有刘姥姥,那你的结局又会怎么呢?你虽有过好日子,但是你却逃不过封建的命运,成了一个落魄的封建者。
李纨,你出身富贵名宦之家,本应让自己活的出色,却因受封建礼教的毒害,成了一个只懂女红,不懂诗书的“槁木死灰”,她真的是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形象。
可卿,你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最终因与公公的暧昧,让她有了心病,导致她年轻夭折。这是她应有的报应呢,还是也是封建的牺牲品呢?
春梦随云散,花飞逐水流,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已成过眼烟云,成为一场梦。

读《林黛玉之死》有感

刚看了《西岭雪续红楼梦之黛玉之死》,真神魂俱荡,作者神思大胆,看至二玉婚事破灭之际不觉掩卷痛哭。主要思路更是与一般红学家推测的不同。先是黛玉及笄,北静王送碧玉荷叶缸并两条锦鲤贺寿,让人意外,估计作者是根据那串鹡鸰珠和那首“花爱水清明,水怜花色新。浮落虽同流,空惹鱼龙涎”推断北静王看上了黛玉,有意纳她为侧妃。书中缘由是宝玉无心将黛玉所作诗词传露出去,北静王非常中意,到处打听,又请雨村做媒。贾母非常担忧二玉婚事,王夫人却窃喜。黛玉混不知情。贾母凤姐本想抓住元春这一最后稻草、欲请其赐婚以回避北静王。谁料元春反要宝钗八字,去铁网山狩猎之前便授意贾府赐婚“金玉良缘,天作之合”。又逢宝玉为救巧姐将碧玉荷花缸砸破。贾母知二玉婚事已然绝望,王夫人筹谋钗玉婚事,又准备着将宝玉挪出大观园。宝玉知情后心如刀绞,情闯北静王府。贾母心力交瘁,只得向黛玉说出实情,可怜颦儿流下两行清泪后为心如死灰,当着老太太太太的面,表现的十分识大体,让长辈放心。背地里只独自垂泪,每日只以一丝梨水维系生命。宫中传来消息,元妃跌下马小产已去,宝玉外出守灵。王夫人仍一边料理丧事一边准备亲事。不料忠顺王并北静王查抄贾府,贾母病倒,黛玉此时已去,紫鹃以剪刀对准心口不准衙役进入亵渎黛玉,哭道:“我们姑娘死了,反正我也不想活了,你们还要搜,还要翻。姑娘千金贵体,岂是你们可以亵渎的?谁敢碰她一下,我就死在这里。”紫鹃此举实在令人感动!北静王更加爱慕黛玉,将她的鹦鹉也带走了。宝玉此时为元春守灵,不知贾府被抄黛玉已死,只梦见绛珠仙子前来说明前缘,便大概知道黛玉已去了,因此不故父亲阻拦骑马回家,被忠顺王关押进狱神庙了。一长段大胆之文字,北静王痴情、黛玉宝钗诉肺腑之言、宝玉坚决、紫鹃雪雁忠心、另有焦大殉主等待,稀奇古怪。赵姨娘诽谤宝黛私奔、探春远嫁,惜春出家,妙玉在陪伴黛玉棺椁回南时遇风雨误了上迷津渡的机会反而变得贪生更是稀奇。然而我最心痛者唯独黛玉在得知她今生心事破灭之时诸多心死之举动,更有死前对宝玉说的一番话:“这些日子我思前想后,也想清了许多事情,我这病横竖是好不了的了,你只和宝姐姐两个好好的过吧”,“你要真心体谅我,就听我这一回,拿待我的心待宝姐姐,你要你好,我也就——”心中有千般不舍,却无可奈何,黛玉这番话想来是结局必不可少的,宝玉非得经林妹妹的劝才能安静和宝钗成亲的。而宝姐姐也十分心痛,亦无可奈何。昨日到的书,白天上班,晚上连夜读完,感慨良多,怎奈文字无力,心有千般滋味无人能解,因附会一首七律,以祭奠黛玉芳魂:
绛珠仙子袅娉婷,姣花无力柳无凭。
红尘不改清洁志,深闺难掩诗气灵。
怎奈薄蕾披霜露,雨摧风折影伶仃。
漫袖啼痕皆血泪,愁绪萦怀总因情!
本文标题: 黛玉之死读后感2000字(读《林黛玉之死》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3893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关于奋斗的读后感200字(《致敬:奋斗的青春》读后感300字左右)西游记第一记读后感300字(西游记的读书心得怎么写3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