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方略读后感2000字(急求一篇革命历史题材著作的读后感 要求2000字以上)

发布时间: 2022-08-24 10:57:0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6

求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越快越好昨晚和好友一起去观看了近乎集聚半个娱乐圈明星的巨作---“建军大业”,作为一名近两年党龄的党员,我的内心还是有...

建国方略读后感2000字(急求一篇革命历史题材著作的读后感 要求2000字以上)

求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越快越好

昨晚和好友一起去观看了近乎集聚半个娱乐圈明星的巨作---“建军大业”,作为一名近两年党龄的党员,我的内心还是有很多感想的,
“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
一、端正入党动机
在影片中,贺龙同志的入党积极性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一颗红心向党,非常希望能加入党组织成就一番大事,为受苦受难的农民伸展正义,解救他们于苦难之中。在周恩来同志拜访他,希望他能加入南昌起义中来,贺龙同志非常诚心诚意,抵制了蒋介石的整个汉阳兵工厂及各种军领衔荣誉,愿意协助工厂党,但是,他提到自己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时,非常遗憾,非常希望能加入党组织。后来,在周恩来同志的鼓励下,他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周恩来和贺龙抱在一起的那一刻,我联想到现在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真的应该多向老一辈的同志的学习,那股热情,那股渴望,那股为天下百姓谋利益的坚韧不拔之志。那个时代的人,积极入党,是希望能找到组织,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消灭敌人,建立共和国。现在,我们积极入党,是继承传统精神,共建中国梦。
二、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
影片中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粟裕等等同志,都是非常严格要求自己的同志。时刻牢记天下苍生,不忘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各个党员同志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组织工农干革命,他们有的远离家乡,有的不怕吃苦。与国民党的军有明显不同,骄奢淫逸不是他们的作风,艰苦朴素才是他们的本色。他们关心其他党员同志,他们积极在工农群众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不能忘记了我们的身份,我们不能忘记了我们的责任。无论身在何时何处,我们都应坚守自己的人生信仰,不被外界利益所诱惑。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能活多久,而是能给多少人带去温暖!
三、党员要敢于创新
一个民族要发展需要创新,一个国家要兴盛需要创新,一个人要走的高远需要创新。影片中的毛泽东同志敢于在大会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想法。周恩来同志一次次的脱险,一次次的广纳人才,是因为他敢于创新和灵活的大脑。还有三河坝大战中的朱德以三千人抵挡敌军三万人,是因为他敢于创新作战方略,是因为他敢于做出坚断的决定。看到他流下的两行泪水,我对这位将军肃然起敬。还有刘昊然饰演的粟裕也是很赞,敢于分辨敌我的真伪。可谓是少年才俊。作为一个党员,更要敢于有自己的声音,敢于走出一条不样的路。在以后的教师岗位上,将迎来新课程改革,如何将走向教师专业化?如何培育具有地理核心素养的学生?如何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需要自己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定教育信仰,不断努力实践。
两个小时的影片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在历史的长河里,此生不悔入华夏。在这和平时代,更要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急求一篇革命历史题材著作的读后感,要求2000字以上

急求一篇革命历史题材著作的读后感,要求2000字以上,尽量不要网址,不胜感激
毛泽东与自己座车的小故事
从陈嘉庚捐助的两辆“福特”轿车,到解放战争缴获的美式吉普,从苏联斯大林赠送的“吉斯”防弹车,到我国自已生产的“红旗”加长豪华轿车。毛主席座车的变化旁证了中国现代社会的风云变幻、波澜起伏,也见证了这位伟人对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殷切期待……
1、陈嘉庚赠送两辆“福特”
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一直没有自己的专用轿车。早在延安时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出于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敬仰和爱戴,专程将两辆美国“福特”牌轿车送给中共中央。党中央有关部门在研究如何使用这两辆车时,大多数人都主张给毛主席配一辆,主席知道后立即表示坚决反对。后来,毛主席到底没要专车,一辆配给了指挥作战的朱老总,另一辆则给了年岁较大的林伯渠、谢觉哉、董必武、吴玉章、徐特立等“五老”使用。当然,由于当时延安仅有这两辆轿车,因此,偶尔也会被毛主席或其他中央领导人紧急调用。
这两辆车还演绎了毛泽东与张思德一段鲜为人知的感情故事。1942年10月,中央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大队合编为中央警备团,上级决定张思德由班长改为战士,他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分配。第二年春,组织选派他到中央警备团直属警卫队,也就是在毛主席身边的内卫班当警卫战士。这可把张思德乐坏了,下决心要“好好当一名枣园哨兵”!
枣园是毛主席在延安的住所,张思德在这里全心全意站岗放哨。每次毛主席外出开会,他总是提前把枪擦得亮亮的,提着水壶早早等在车边。“福特”牌轿车车身宽大,可以乘坐10个人,车后还有一个专供警卫人员站立的踏板。为了安全,每次外出,张思德都站在踏板上。有一次,毛主席拍着张思德的肩膀说:“小张,以后别站这儿,就坐车里,外面有危险的!”
2、乘坐美式吉普进入北平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向北平(今北京)迁移时,毛主席坐的是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美式军用吉普车。毛主席坐着吉普车进入北平,并且乘坐它在西苑机场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
这种吉普车用今天的眼光看,会觉得非常简陋,几乎没有什么和行驶无关的零件和装饰:见棱见角的车身,所有的外观线条尽量取直,车辆的离地间隙大,车辆的高度又很低,驾驶者端坐在座椅上,高高在上地驾驶车辆,用美国大兵的话说“就像坐在家门口最高一级木台阶上一样”。该车连门都没有,只是在通常该装门的地方开了一个缺口。方向盘看上去极简陋,四根辐条就是铁圆条,仪表也只有最必要的。刮雨器是手动的,有一个手摇的曲柄,边开车边用一只手摇动曲柄刮水。前桥前突,从侧面看,前轮在车辆的最前端,车身也很短,后排的乘员显得比较局促,乘坐舒适性很差。可折叠的车篷只能象征性地遮风蔽雨……可是,这种简陋的汽车当时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用品了。
图为前苏联斯大林汽车制造厂于40年代生产的专供中央领导人乘座的高级防弹轿吉斯110,此车是1950年斯大林送给毛主席的三部吉斯110中的一部,目前此车才行驶了4万公里
3、斯大林馈赠防弹“吉斯”
毛主席拥有专车还是在建国后,这辆车目前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层中央大厅陈列着。在毛主席进入北平后,他乘坐美式吉普车检阅部队的照片被斯大林看到,他马上批示有关部门,将当时苏联制造的最先进的“吉斯-0”、“吉斯-5”等一批高级轿车赠送给中国领导人。所以,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几位主要领导人: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乘坐的都是苏联产的“吉斯”防弹保险轿车。这种车有8个缸,耗油量相当大。
毛泽东的专车是一辆黑色防弹“吉斯”,这辆车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坐过,回国后,斯大林把它送给了毛泽东。1971年9月,毛泽东南巡时,洞悉不测,返抵北京丰台后,正是这辆“吉斯”载着他一路平安地回到万寿路住所。这辆车是跟随毛主席时间最长的专车,可是,有谁会相信,毛主席乘坐的这辆高级轿车内竟然没有空调设备!
毛主席身高体胖,尤其爱出汗。一到夏天,车里如蒸笼一样,为保证安全,车窗不能随意打开,为降低车内温度,只好在车子前排与后座的间隙,放上一个盛冰块的盆子,以此调节车内温度。毛主席从没有对这种土办法感到不满,或提出什么要求。车内的冰盆就这样伴随他度过了十几个炎炎夏日,直到1966年,首批中国自产的20辆“大红旗”轿车才替换了中央领导人乘坐的苏联车。
本文标题: 建国方略读后感2000字(急求一篇革命历史题材著作的读后感 要求2000字以上)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0630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品质管理 读后感(产品质量读后感结尾怎么写)小学四年级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中国神话故事》简单读后感3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