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以上(《南丁格尔》 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2-07-20 22:57: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9

求《南丁格尔传》读后感一篇,1000字左右南丁格尔的事迹读后感,“南丁格尔”,从我们踏入护校的那天起就已熟悉了她的名字,学习了她用一生精力开创...

南丁格尔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以上(《南丁格尔》 观后感)

求《南丁格尔传》读后感一篇,1000字左右

南丁格尔的事迹读后感

“南丁格尔”,从我们踏入护校的那天起就已熟悉了她的名字,学习了她用一生精力开创护理事业,献身护理事业的感人事迹。今天详读了南丁格尔小传后,我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又一次被深深地感动了。
南丁格尔出身于名门望族,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多国语言,并有丰富的历史、数学、哲学等知识,接触的都是社会名流,她本该选择优越的生活,活跃在上层社会的圈子里,但她没有,她对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觉得快乐,而是对慈善事业特别感兴趣,她从少年时期就怀着这种服务人类的自我信念和坚实的济世行善的意志。
她选择了护理事业,要当一名护士,这在当时是令她的家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当地医院的状况是破陋不堪,环境恶劣,护士形象是粗陋老化的女人,既愚昧又无知,更不可能执行医疗任务,而她就想从事这个职业,就想改变医院的面貌。为此,她决定独身,她决心以献身护理事业为己任,这在当时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决定!
1854~1856年,她率领38名护士奔赴克里米亚战场,在那脏乱的战地医院里,她积极改革,改造医院环境,改善伤兵伙食,开展战地救护,在她的努力下,英国伤兵在前线的死亡率由50%降到2.2%。这项成就使英国朝野大为振奋,她的名字在前线广为传颂。在前线医院里,她每天无视风雨寒冷,必然手提一盏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在4英里之遥的营区里一间病房一间病房地探视伤病员,给予全心全意的安慰与关爱,“提灯女神”也就成了她的代名词。
战争结束后,她仍致力于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并创办了护士学校,培养专业护士,著书立说,她的许多著作都当作了教科书,培养了一大批护理人才,南丁格尔也被公认为是现代护理事业的鼻祖。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护理工作者接过南丁格尔手中的小油灯,继续这份伟大而富于奉献精神的事业。
她,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女神,她手中那盏永不熄灭的提灯永远照耀着我们,沿着南丁格尔的足迹继续走下去。

再补充一篇

对于我来说,南丁格尔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女性了,不仅因为小时候听过提灯女神的故事,更主要的是我长大后对她圣洁品质的追求。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护理这个又脏又累的职业,我总是轻轻地说因为我喜欢护士纯洁的形象和温柔的微笑。其实在我内心里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第一是我的母亲,第二个原因是南丁格尔。这两个原因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母亲是一名医生,对我的成长有着极深的影响。读完南丁格尔的故事后,我才更理解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情感。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还记得在2003年的“非典”战斗中,那些不能忘却的白衣战士,他们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我也无法忘记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为了病人为了不让更多的医护人员受到感染,她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行为印证了南丁格尔的誓言:终身纯洁,忠贞职守。
  我们缅怀这些英雄们,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动着鼓舞着每一个活着的人。但是护理工作更多的是守护生命,维护健康。还记得在我实习的时候,有一天早上来到病房,护士正在为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女孩梳头,漱口,我看见这位年仅24岁的女孩坐在病床上,面带笑容地轻声跟我说:“早上好!”。我高兴地跟老师说:“我觉得她今天早上状态特别好,看来她在慢慢地好起来。”老师说,这个病人的病情还是挺重的,我们要注意观察。到了中午,我看见医生开出了病危通知。我不解地问老师,老师说:“她刚才说头痛,我看她情绪上有些烦躁,就跟医生报告了。”接着老师还说要仔细观察这个病人的病情变化。到了下午,女孩的呼吸、脉搏开始微弱了,出现了眼底出血,意识也慢慢淡漠了。仿佛就是一瞬间,她的呼吸、心跳停止了……经过医生护士地全力抢救,还是无法挽救这个脆弱的生命,死亡原因是脑出血。看着女孩苍白的脸,我难受地哭了,老师安慰我说,我们都尽到了护士应尽的责任。后来我才明白护士在很多时候就是医生的眼睛,她能把病人的轻微变化及时准确地告诉医生,让医生对病情有更深地了解,能迅速正确地对症治疗。护理工作者又一次体现南丁格尔精神:竭诚协助医师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
  2005年6月,我离开了母校,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护士。我在福田医院急诊科工作了一年,在这期间我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委屈,有许多的抱怨,但是每当看到患者痛苦的表情,无助的眼神,我只能跟大多数的护士一样,默默地付出着。多少个夜晚,我们利用休息时间熟练各种急救技术和操作;多少个夜晚,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将工作做得更深入人心;多少个夜晚,我们守护在病人床前通宵达旦,因为它是生命的第一线,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忙碌的脚步穿梭在病房。
  我们时刻铭记着护长说过的四个字“团结合作”,这四个字是急诊科每一个护士心中的座右铭,一个个危重患者在我们的默契中得到拯救:静脉输液、吸氧、心电图、监护仪、准备呼吸机、除颤仪……此刻没有指挥者,有的只是那种默契与娴熟,为病人争分夺秒。因此,每个护士都有过硬的技术,抢救病人时都能独当一面。无论病人是走来的、扶来的,还是抬着来的,首先要判断是什么病,神志怎么样,生命体征如何,然后进行相对处理。例如:创伤应包扎止血;血压不好则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呼吸不好则清除呼吸道异物后立即给氧;如心脏骤停,则立即行心肺复苏术等等。“三到”即:看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检查到的);想到(分析看到的,想到会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对症处理)是急诊科护士素质的最佳体现。
  涓涓细流,汇入长江。呼唤亲情和人性,是社会的要求和人生的向往。虽然现在有一部分人对医务工作者有些非理性的歪曲的理解,给我们护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护士经常会遭到病人的辱骂,甚至被病人打一记狠狠的耳光,但是我相信以护士的真诚和无私奉献,会慢慢得到病人的理解与尊重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迎来送往多少病人已难以记清,但在我们心中永恒不变的是我们对这一岗位的执着,心灵所释放的是我们对这一职业的无限热爱。南丁格尔就是我心中的女神,她不仅成为一个真正的护士,还一步步地把护士变成了真正的天使,她成功地把护理工作从“污水般”的社会底层提升到了受人尊敬的地位。我愿意尽微薄的力量让南丁格尔精神代代相传。

南丁格尔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活着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枉此生呢?5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护士节,护士节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女性——南丁格尔,或许我们可以从南丁格尔的身上找到答案!这个富二代不寻常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尔出生,因生在佛罗伦萨,故得名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南丁格尔并非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一样,她一出生就是富二代。同一年的11月,另一个富二代恩格斯,在德国出生。按照正常的逻辑,南丁格尔的一生一定是这样的: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然后嫁一个翩翩的贵族公子哥,然后成为一个贵妇人,生几个漂亮的子女,安享晚年,就此度过幸福的一生。事实上,并非如此。

上帝给了南丁格尔一副天使的心肠,虽然是一个富家小姐,但她从小就对弱者充满了怜悯。看到小动物死亡,她忍不住落下眼泪,小动物受伤了,她就将它带回家,小心翼翼的为它包扎伤口。

19世纪的英国,正是百姓被剥削最严重的时代,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从南丁格尔德式幼年开始,欧洲一共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幼小的南丁格尔,在这时代的浪潮之中成长着,她的心境也开始慢慢的变化。成年后的南丁格尔,整日出席各种舞会和沙龙,周旋于贵族之间,这样的生活,看上去羡煞旁人,但她却对这种生活感到厌烦和空虚,她想追寻自己的理想。她在日记中写道:

在英国,我看到的,却是另外的情形,好像人人都失去了理想。在不少英国人那里,理想是一口干涸的水井,是一只破了底儿的水桶。成千上万的男人的理想,只能让人瞠目结舌,他们以权势或金钱作为资本,一天到晚都在追逐女人。不夸张地说,一见到石榴裙,他们的腿就开始发软,实在让人不齿。他们每天的乐趣就在这里。而女人们也乐于打扮得花枝招展,不断迎合男人的需要。想到这些,我的心思真是难过极了。

这是19世纪真实的英国。有理想的人,则是男人用权势和资本,玩弄女人;而女人则是为了取悦男人,也是下足了功夫,打扮得极尽诱惑,勾引男人。有些人,可能指穷人,或许因为现实的残酷,让他们完全没有了理想。她在日记里说:“毫无疑问,一个人必须有理想,它是虚弱者的拐杖,是奄奄一息者的兴奋剂。”说得多好,越是弱小的人、贫穷的人、奄奄一息的人,越是要有理想,因为理想是他们的拐杖,是他们的兴奋剂,没有了理想,他们更撑不下去。受上帝感召,南丁格尔选择了辛苦的护士。

那些整日玩弄女人的男人,那些整日取悦男人的女人,他们的理想都是错误的。南丁格尔开始用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思考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在做文学家和护士之间,南丁格尔产生了动摇,到底做什么呢?那时候的护士地位是非常地下的,干得甚至都是一些“刷洗工”的工作。据传说,是上帝给了南丁格尔启示,让她不顾全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

出身富二代的南丁格尔做了护士后,才真正接触到真实的社会,疾病、贫穷、愚昧,这些才是常态。1844年,伦敦的一所工厂医院,一位穷人因无钱治病去世,引起了公众的不满,24岁的南丁格尔根据实际情况,倡导改善医院的医疗环境,但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响应。也是这一年,恩格斯和马克思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2人也开始为了劳动者奋斗终身。

南丁格尔在医院工作的10几年间,越来越对底层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对他们的处境充满了怜悯和同情,在日记中,她写道:不管什么时候,我的心中,总放不下那些苦痛的人群。各种可怕的、触目惊心的景象,总在我眼前浮现。它们让我的心灵在滴血。不论我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饥饿和贫困正在不停地制造死亡。我们的同胞受苦受难的情形,一直在困扰着我,这真是一场长长的噩梦。.....

“提灯天使”南丁格尔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战争是无情的,英国前线的战士,伤亡惨重,加上无人护理,死亡率高达42%。大部分的人对战争避之不及,而南丁格尔却选择主动站出来,申请担任战地护士,率领38名护士赶往前线。每天晚上,南丁格尔都会提着风灯步行几英里的路,前往巡查伤员,她如同一个真正的天使,不仅治好了战士身上的伤痛,更是温暖了前线战士冰冷的心,战士们亲切的称她为“提灯女神”、“提灯天使”。

在南丁格尔他们细心的护理和照料下,英国士兵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从42%降到了2.2%。她成了民族的英雄,英国人更是把她称为英国的“圣女贞德”。伦敦上流社会则以她的名义,发起了一个南丁格尔基金会,呼吁捐款。英国女皇维多利亚,专门送给南丁格尔一枚胸针,上面刻着《圣经》中的名言:“怜恤他人的人有福了!”南丁格尔在睡梦中逝去

南丁格尔并没有因为成了英雄,而忘记那些被贫穷和疾病折磨的人。她在日记中写道:不知为什么,我的心灵,总是贴近那些穷人,尤其是因病痛的折磨而痛苦呻吟的人。我总是相信,正义和良知仍旧存在;善良的神并非子虚乌有,他们仍和我们同住在一幢房子里......我不愿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然而靠她一个人的力量,又如何救助如此多的人呢?于是,她利用基金会的钱,和女王的赏赐,办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护士学校,所有护士在校期间费用全免,每年还有10英镑的助学金拿。远在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恩格斯,听说了她,开心地在报纸上宣传她的英雄事迹,称赞她这种高尚的品格。

1901年,81岁的南丁格尔因操劳过度,导致双目失明,87岁那年,她获得了英王授予的勋章,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接受最高荣誉的妇女。1910年,90岁的南丁格尔在睡梦中逝世,没有任何痛苦。南丁格尔一生培养了大量的护士人才,这些人才后来分散到世界各地,为全世界的医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护理学因为她而成了一门独立的科,护士的地位也因为她而得到大大的提升,不再只是做一些“刷洗工”的工作。南丁格尔终身未嫁,没有子女,没有丈夫,她为了全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南丁格尔精神的传承

1912年,为纪念南丁格尔和表彰她为全人类做出的贡献,国际护士节设立,时间定于5月12日,即南丁格尔出生的日子。

在这个日子里,护士们手捧蜡烛,在南丁格尔像前宣誓,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护理事业。南丁格尔已逝,但她这种精神永存,她的故事激励着一代一代的护士!

南丁格尔用她的一生,告诉世人,人应该树立一个高尚的理想,然后用尽一生为理想而奋斗,这样才能不枉此生!护士节,致敬南丁格尔,致敬在疫情中抗疫的护士,致敬每一位默默守护病人的“白衣天使”!她们是最可爱最美丽的天使,我为她们点赞!

本文标题: 南丁格尔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以上(《南丁格尔》 观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9084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呼延赞激烈报仇读后感(我要一篇500字的呼家将读后感我给30分)写读后感范文大全(读后感怎么写 五年级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