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42)

(四十二)香港的清洁2009年2月中旬的港澳之行,香港的清洁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在香港逗留四天,无论是乘坐大巴、地铁,还是逛街进商场,或者漫步公园,游览景区,所到之处,特别干净、清洁、卫生。所有公共场所,看不到有人随便抽烟、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更看不到有人或狗随地大小便。在入港 ...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41)

(四十一)压岁钱岁月匆匆,新春佳节又将来临。辞岁风俗,长辈给小儿压岁钱,沿袭了千百年,至今存而不废。每年春节前,一些老人又犯起愁来,压岁钱几乎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些老人退休早,退休金相对较低,手头拮据,儿孙又多。酌量给几十元意思意思吧,怕小辈说自己小气、抠门 ...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40)

(四十)隔代教育的利与弊从2005年初退休回沪定居至今,大多数时间住在大女儿家,和女儿、女婿及小外孙一起生活。女儿、女婿工作单位离家较远,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很少顾及家务事和孩子教育。做饭、打扫卫生由钟点工承担,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教育重担自然落到我和老伴的肩上。过去,我们对待自 ...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39)

(三十九)住房装修谁监理2007年5月,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二女儿夫妇回沪探亲时,在离大女儿家较近的上海市清涧路68弄中鼎豪园购置了一套3房2厅2卫、136平米的小高层新房,让我们老俩口装修后入住,安度晚年。步入小区,就像走进一座公园,绿树成荫,草坪如茵,小桥流水,九鼎长廊,桂香飘溢,环境 ...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38)

(三十八)培养孩子好习惯俗话说,三岁看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重要。好习惯是孩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陪伴一生,大有益处。教育家关鸿羽指出;“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就像一包溶化了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一块铁块,再 ...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28)

(二十八)漫谈幸福什么是辛福?有人说:“幸福是人的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感受和状态。”也有人说:“幸福不是别的,其实只是对自身存在和自己的生活形态的满足,是对自己状态的一种完全的认同。”我认为,幸福可分为两种:社会共有的大幸福 ...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27)

(二十七)瓜子趣话瓜子这种小零食,似乎人人都爰吃,尤其是女人,好象没有一个不爰吃瓜子的。而我偏偏对瓜子不感兴趣。家里瓜子常年不断,爱人一边看电视,一边嗑瓜子,我却从不去碰它。到人家家里作客,主人在茶几上放一盘瓜子,热情地说:“请吃瓜子。”我总是客气地说:“我不爰吃瓜子。”有时在 ...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26)

(二十六)问路以前当记者时经常遇到的一件事是问路。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伊犁记者站工作十年,每次下乡采访,几乎都离不开问路。有一次,坐长途汽车去霍城县采访,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全凭一张嘴,不厌其烦,见人就问,终於找到了县委宣传部和县政府招待所。联系好工作,安顿妥住宿,吃过午饭后就去 ...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25)

(二十五)甜酸苦辣新疆人来自五湖四诲,饮食口味各不相同,有人爰甜,有人喜酸,有人嗜辣。然而,在新疆生活久了,互受影响,饮食口味也随之改变,甜酸苦辣,都能尝一尝,吃得惯.我在新疆生活了四十多年,饮食口味自然有很大改变。我出生在上海市郊农村,从小偏爰甜食.母亲炒什么菜都要放点糖,吃 ...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32)

(三十二)记忆与忘却记忆是美妙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记忆和忘却中生活。失去记忆,人就难以正常生活下去,就像植物人一样,什么也不知道,脑子一片空白。记忆和忘却是一对难解难舍的矛盾,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没有记忆,就无所谓忘却;没有忘却,也就不可能有更多的记忆。人们总是对感兴趣的东西记得住, ...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31)

(三十一)堵车有一次,在乌鲁木齐我和老伴一起乘中巴去朋友老周夫妇家作客。行车十几分钟后,不知为什么,车停下不动了,伸头窗外往前一看,只见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汽车排成一条长龙,纹丝不动。我只好闭目养神,耐心等待。打了一会盹,睁眼一看,中巴车仍堵在路上原地不动。有人等得不耐烦了,下车 ...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30)

(三十)儿童玩具现在儿童玩具真多。许多大超市、大商场都设有儿童玩具专柜,各种各样的儿童玩具摆满货架,琳琅满目,任你挑选。小外孙天天从小喜欢汽车,每次进商店买玩具,他专挑玩具汽车。五光十色、各种型号的玩具汽车买了一大堆。在他四五岁时,我和老伴回沪探亲,特地到附近一家大商场,花了八九百元,专门给 ...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29)

(二十九)赶火车从上海支边进疆工作四十多年来,每次探亲来回都要坐火车。随着车站扩建,车辆更新,火车提速,出门远行越来越方便快捷舒适。可是,不知为什么,每次赶火车总是那样紧张激烈,疲惫不堪,令人后怕。六七十年代,新疆生活日用品短缺。每次回沪探亲,什么衣服皮鞋肥皂大米咸肉糖果糕点,亲友送的 ...

《天堂夕阳》第八章:喷薄欲出

竞聘风波为回到天堂中学的项目班孩子们争取到了优秀的教育资源。可是师生是需要磨合的,在社会的普遍质疑下,恢复高中后的天堂中学高中部走过了笼罩在关玉秀事件阴影下的艰难半年。这半年里学生思想浮动,与新老师之间的不和谐时常发生。褚少杰与乌云琪琪格 ...

Top